第768章 陶屋你等等!我还没保存啊!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沈乐默默在心底翻了个白眼,并不想说话。能量缺乏,连记忆都没法接收,根本想不起来现在是什么年代、家族又是什么情况。
  唯一能确定的是,这会儿大概还在沈家,就是不知道多少代了……
  嗯,三郎?他是老三的话,上面应该还有老大,老二,所以为什么指望他出来支撑场面?
  这个身体的爹死了的话,上面两个哥哥怎样了?
  沈乐闭目垂头,不言不语,假装已经哀毁到奄奄一息的样子。
  过了一会儿,“七郎”撤退了,又过了一会儿,“五叔”也走了,大概都不是丧服最重的,可以正常去吃饭。
  只剩下他这个孝子,穿着一件没有缝边的粗麻布衣服,跪在一捆稻草上,除了抽稻草,就只能抽麻布上的线头……
  耐心等到天色漆黑,“五叔”终于悄悄溜了进来,给他提过来一大碗稠粥。
  粥有些凉了,里面也没加什么啊,肉啊之类的东西,沈乐还是唏哩呼噜,吃得非常爽。
  一口气吃完,闭了闭眼睛,开始搜索记忆:现在什么情况?陶块现在给我的,又是哪一段记忆?
  唔,距离上次他穿过来,更正,距离上次进入陶块的记忆,好像已经又是好几十年过去了。魏国亡了,吴国也亡了,目前是晋朝——
  至于是东晋还是西晋,还要进一步搜索记忆。
  这几十年内,家族在官场上并没有多大进展,目前捞到最大的官职,也就是这个身体的父亲,一介县尉——
  鉴于父亲刚刚挂了,也不知道未来由谁做这个县尉。
  相比官场,家族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还不错。人口翻了两番,核心男丁差不多有两三百人的样子,幼童不算;
  上次穿越的时候,佃户大概能有千把人,这次也跟着结结实实地翻了两番。
  田亩数百顷,要是在关中核心地带,早就被打得头破血流,也就是这里地广人稀,一直向外垦荒,才不太引人注意。
  即便如此,佃户当中,也有很大一批,被他们家安置到各种产业当中:
  烧造陶瓷,织锦,造船,贸易……
  除了不太敢贩卖私盐,或者说,只敢稍稍弄一点私盐,供自家人和自家佃户食用,不敢大肆贩卖之外,工商业相当发达。
  家族在各种产业上的收益,已经占到了总收益的七成以上,一年到头,日常有两支船队在外面跑商。
  对了,现在是什么年代来着?
  沈乐搜索了一下记忆,感觉脑子嗡嗡的,什么都想不起来,只好询问五叔。五叔也皱眉想了半天:
  “年号?这个真不太记得了,最近年号乱得一塌糊涂,上面隔三差五就通知新年号……永宁?太安?建始?永安?”
  沈乐心里“咯噔”一下。完了完了,越是到乱的时候,年号更迭越是频繁。
  而且太安这个年号——这不是八王之乱前的年号吗?
  沈乐上次引动陶片的记忆之前,死记硬背过一大堆历史,勉强也记下来一些年号。
  但是,“太安”这个年号他有深刻印象,却是拜一位师姐所赐:
  那位师姐自己写小说,千挑万选,选了“太安”这个年号,觉得又四平八稳,又非常吉利。顺利上传,顺利被框框掉——
  再一查才知道,原来这个看似吉利的年号,居然和某种危险化学品重名。她耿耿于怀,和沈乐八卦的时候,还气得不得了: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